郑州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摘要) -凯发娱乐

二七区基层政务公开
二七区房屋管理事务中心 县级
2024-11-21 2024-11-21
郑州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摘要)


“十四五”时期,郑州住房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从郑州自身看,随着城市框架拉大和人口持续流入,长期高速开发、粗放建设和综合监管能力不足等带来的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日益突显,住房高质量发展面临一定的压力与挑战。一是区域发展不够平衡。保障性住房存在区域供需差异,公共租赁住房跨区域调剂机制尚未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与产业布局适配度需要加强;工商业项目外迁与配套住房供给衔接不足,对老城区向外疏散、远郊组团的职住平衡、区域房价均衡等构成一定影响。二是供需结构有待优化。保障性住房产品结构较为单一,难以满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商品住房和安置住房空间分布不够合理,在一定区域和程度上,与产业布局、人口流动与集聚匹配度不高;住房租赁市场存在房源供需结构性错配、租赁市场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三是发展短板较为明显。外延型、扩张性、高速度、规模化的住房建设对行业监管带来压力和挑战,物业服务质量、应急机制建设、社区治理等方面问题逐步显现,着力提升居住质量和品质、强化监测监管与服务能力势在必行。四是风险隐患逐步暴露。长期快速建设在房屋使用安全、基础设施配套、应急管理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在汛情、疫情中凸显,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任重道远。

综合研判,“十四五”时期,在河南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郑州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基础上,就业人口流入和人口积聚态势有望延续,住房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直面问题和挑战,必须把握新发展机遇,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质量发展,实现从量到质、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的转变,加快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转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制度体系,保持住房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效提高保障能力,规范租赁市场发展,切实解决好大城市、新市民住房突出问题,促进结构调整、供需适配、品质提升,实现住房与人口、产业布局协调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打造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为中原更加出彩、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共同富裕方向,贯彻“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理念,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护人民合法权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2.坚持调整结构,平衡供需

坚持职住平衡和需求目标导向,优化产品供需结构、平衡区域发展布局,向精细化管理、高质量发展转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集约节约利用。

3.坚持提升品质,优化环境

统筹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有机更新、既有居民住宅小区功能完善、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品质提升和公共服务均衡化,建设美好家园,推动绿色发展、三生融合,实现在发展中促进结构调整、品质提升、环境优化、城市形象塑造。

4.坚持产城融合,区域协调

推动住房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促进产业、人口、就业、住房适配协调,合理规划住房发展空间布局,实现疏密有度、宜居宜业、精明增长,促进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聚焦优布局、促稳定、调结构、提品质、强服务,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制度,打造品质、舒适、人文化宜居环境,建设内涵、集约、绿色化宜居都市。到2025年,保障能力建设、供需结构调整、居住品质提升、人居环境优化取得新突破,基本解决大城市和新市民住房突出问题,住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住房与产业、人口、就业、资源环境更加协调适配,力争进入全国住房高质量发展第一阵列,成为住房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2.重点任务

强化保障。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构建以公共租赁住房“兜底”、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公寓)“过渡”、共有产权住房“安居”、各类保障性住房有序衔接、梯度保障的住房保障新体系,总体实现住房困难群体住有所居。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
网站标识:410100000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