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学生安全出行工作管理,预防和减少涉及学生出行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根据《郑州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印发<郑州市教育系统学生安全出行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郑教安函〔2021〕286号)要求,即日起至2022年春节前,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学生安全出行专项治理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校园安全主题活动,以“依法依规、共治共享”“疏堵结合、建管并重”“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块抓条保、以块为主”为工作原则,以打造“安全、文明、畅通、有序”的学生安全出行环境为目标,不断增强全市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高质量发展美好教育奠定安全基础。
二、工作目标
力争通过一段时间的学生安全出行专项治理,建立健全学生安全出行工作常态化机制,全区学校交通安全教育进一步强化,校园周边交通组织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交通设施进一步提升,交通通行秩序治理进一步加强,全区校园周边交通拥堵、出行难、停车难的“城市病”得到有效缓解,接送学生家长交通安全意识、文明意识和法治意识明显增强,学生安全出行、文明出行意识明显提升,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为学生安全出行、文明出行提供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三、组织领导
区教育局成立教育系统学生安全出行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南中洋任组长,局副书记张俊航任副组
长,党建办、教育科、安稳科、保障中心、民办教育服务中心、教研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稳科,具体负责教育系统学生安全出行专项治理的谋划、协调、组织、督查以及情况汇总上报工作,张磊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工作任务
(一)深入开展交通安全教育
一是推动交通安全教育制度化。各学校要把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课程体系,持续推动交通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四进入”“四落实”。积极构建交通安全教育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把交通安全教育作为每学期安全教育课的重要内容,扎实开展以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和文明绿色出行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月”活动。
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利用主题班会、线上线下家长会、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微信群,向学生及家长宣传普及交通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彩页、开展警示教育等形式,组织家长集中宣讲交通安全知识。发挥法制副校长、交通文明宣讲员、社区民警、志愿者等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交通安全和文明绿色出行教育,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组织全体学生收看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用真实违法现场视频开展警示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出行的安全意识、法规意识,自觉做到守法出行、安全出行。
三是开展倡导文明出行系列活动。一是写好“致家长的一封信”。学校要向家长发送“关于交通安全致家长的一封信”,提示家长认真履行监管好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在接送学生上下学途中,带头遵守交通法规。二是组织“小手拉大手”活动。教育学生不乘坐非法营运车辆,不乘坐超载车辆、客货混装车辆和无保险车辆,通过学生把交通安全和交通法规传递到家长身上,对学生家长开展文明交通引导教育。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家长带动社区,社区带动全社会,引导全体学生家长提高公德意识,自觉带头安全文明出行。三是组织老师和家长扫描“郑州安全文明出行”和“小手拉大手,安全出行我承诺”二维码(附件 1、2),参加“安全文明出行”承诺活动,要求全员参加,并确保每一个学生至少有一名家长参加承诺活动。四是组织“安全文明出行”签名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安全文明出行”签名活动,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提示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自觉做到安全文明出行。五是重点时节适时提醒。在大雨、大雪、大风、大寒等恶劣天气时,学校要组织安全出行教育和提醒。从即日起,学校要在每天放学前和周末离校前,开展“510”安全出行提醒,即:每天放学前 5 分钟、每周离校前 10 分钟,对学生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提醒,确保学生上下学途中遵守交通规则,保证出行安全。
四是加强接送学生行为规范管理。一是加强校门值班管理。在上下学高峰期间,学校要组织带班领导、值班教师、保安员、家长志愿者,护导学生安全有序入校离校,配合辖区公安交警部门安全有序疏导师生及车辆,共同维护校园门前交通秩序。二是鼓励实行错峰上下学。有条件的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实行错峰上下学制度,安排学生分学段、分班级错峰上下学,分散化解学生集中入校离校压力,减轻上下学高峰期间家长接送学生造成的交通拥堵状况。三是探索小黄帽路队制。学校要结合实际探索小黄帽路队制,由学校统一制作小黄帽,要求学生上下学统一佩戴,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整齐列队过马路,过马路要走人行道,遵守信号指示标志,在马路上行走要遵守行人规范。四是实行集中带队放学。每天由班主任将学生列队带到指定地点,实行手递手方式放学,组织家长到指定地点接孩子,保证学生安全和道路通畅。
(二)排查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一是排查安全教育落实情况。主要查看学校交通安全教育是否开展,查看校园内是否设置交通安全宣传标语和宣传展板,查看学校是否实行人、车分流措施,查看学校是否设置限速标志和减速设施,查看学校是否与学生家长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承诺书等,确保宣传教育和防范措施“三覆盖”:覆盖到每个学校、每个学生、每个家长。
二是排查交通安全隐患。学校要积极配合公安
交警、城管等部门,全面排查校园周边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重点排查交通设施是否完善、机动车辆是否违停违放、电动自行车是否违法载人、骑电动自行车是否戴头盔等,排查要建立台账,摸清底数,为开展联合整治提供数据支撑。
三是坚持边排查边整改。学校要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对照“两个清单”(隐患清单、责任清单),按照边排查边整改的要求,及时整改到位。对能立即整改的安全隐患,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对暂时不能立即整改的安全隐患,要制定并落实防范措施,限时完成整改;对学校解决不了的重点、难点问题,要积极协调属地公安交警部门开展集中整治活动。
(三)扎实开展接送学生车辆专项治理
一是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各学校要组织对校车和校车驾驶人开展一次全面排查,重点排查校车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校车安全技术检验、校车安全设备配备、校车安全教育落实、校车驾驶资格审验等,通过排查,及时消除校车源头安全隐患,杜绝不合格的车辆和人员提供校车服务,禁止使用报废、拼装、逾期未检验等安全隐患车辆接送学生。全面清查校车驾驶人年审、交通违法、事故责任等情况,对不符合条件的,要严格依法注销校车驾驶资格;对未及时年审或处理交通违法和事故的,要督促及时处理。
二是加强接送学生车辆排查整治。各学校要集中摸排学生乘车情况,要将农村偏远地区接送学生车辆、3名及以上学生共同搭乘的车辆作为重点,通过排查摸清接送学生车辆底数,查找接送学生车辆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通过宣传教育,告知车辆所有人及驾驶人严禁超员载客,提醒学生及家长乘坐合法校车,自觉抵制超员车辆。对摸排中发现存在学生乘坐超员车辆或乘坐货车、三轮车、拖拉机等问题以及频繁在学校周边出现的面包车、商务车,要协调公安交警对驾驶人开展嫌疑调查,并将车辆列为重点管控车辆。要深入摸排农村幼儿园用车情况,严防幼儿园使用面包车超员接送幼儿。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各学校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协同意识,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学生安全出行专项治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强化分工,完善措施,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协调解决突出问题。
(二)明确分工,扎实推进。各学校要结合实际,成立领导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措施,并通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压实学生安全出行工作责任。要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专项治理,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计划,加大政策支撑和投入保障,协调解决专项治理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要加强协同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同时,要加强文明交通和绿色出行的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学生安全出行良好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
(三)督导问效,落实措施。各学校要通过成立校园交通安全督查队,加强对学生家长接送学生行为规范检查。区教育局会将学生安全出行专项治理作为校园安全检查、专项督查的重要内容开展督导检查。专项治理期间,学校每周要开展一次学生安全出行自查,区教育局会对学校每半月开展一次督导检查,市教育局也将对各地开展2次专项督查,确保专项治理各项工作措施落实。
(四)加强联络,规范报送。各学校要明确一名责任领 导和联络员,具体负责专项治理的联络对接和信息报送。专项治理期间,各学校每半月报送一次电子版工作简报(图片 文字)。2022年1月21日前,局直属各学校报送专项治理工作总结纸质材料(加盖单位公章)报送至安稳科,电子版发送eqanwenke@163.com;局属各民办学校纸质材料交至民办教育中心,电子版发送xzspfwkye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