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区紧扣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工作目标,以立德树人为工作目标,遵循二七美好教育理念,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把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和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作为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和落实青少年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重要抓手。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对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精神和要求,大力提升我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校园足球“育人为本、重在普及、广泛动员、人人参与、夯实基础、逐步提升”工作理念的引领下,积极实施学校体育品牌建设战略,全面提升“一校一品”等学校体育特色建设质量,不断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协调发展。结合我区体育工作实际情况,现将我区学校体育工作汇报如下:
一、以培养青少年终身体育意识为重点,每个学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为目标,积极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和校园体育特色建设。
近年来,我区按照《郑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郑州市中小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通知》精神,每年进行优秀大课间评比或展演交流活动,推举出优秀大课间案例参加区级以上的评比,并多次取得优异成绩。指导各中小学校规范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多元化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形式,丰富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将体育大课间作为校长的“公开课”认真组织实施好。通过学校集团化办学发展形式,以点带面、同步发展,使全区学校基本形成了“校校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局面,有力推动了我区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品牌建设。努力打造“美好教育行动”体育艺术“2 1”工作,体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截止2020年11月,我区有21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6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9所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7所全国校园网球特色学校、3所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3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1所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16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各项目百花齐放,为辖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育教育资源。
二、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线上线下两手抓,确保疫情防控和体育教育两不误。
一是积极开展线上体育活动。疫情期间组织我区500余名学生参加“2020年‘中国体育彩票’河南省家庭毽绳线上计数赛”、10多家幼儿园参加“2020年河南省线上亲子体育活动暨郑州市幼儿体育活动月”活动、20余名教师参加“河南省《2020版全国校园啦啦操示范套路》网络培训班”师资培训活动等学校体育活动、多次组织我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线上收看业务培训及王登峰司长重要讲话。二是组织开展线下体育活动。积极落实“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通知”精神,指导学校开展好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和各项体育活动,增强学生抵抗病毒的免疫力。根据上级教育、体育部门的工作安排,组织我区83所学校申报省幼儿体育活动基地、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体育单项人才基地、市足球单项训练点。5月25日—28日,我区18所学校、幼儿园代表我区迎接了市教育局、体育局联合检查验收。
三、积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增益活动,促成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提升。
我区各中小学将体育工作有机融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把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在学校发展理念、学校环境布置、学校文化氛围营造、学校活动开展、学生培养目标等方面体现学校体育内容,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认真落实青少年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要求,围绕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中心任务,真抓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根据《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数据上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区所有公办、民办、属地管理、正常办学的中小学,已于10月30日前完成数据上报工作,并由体卫艺科逐一审核通过上报至市教育局。2020年二七区小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到省级规定标准,我区小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92.96%,初中生体质健康及格率85.37%。积极组织开展郑州市“市长杯”、“冠军杯”等校园足球联赛二七区分赛,推举出优秀队伍参加市级比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各校园足球特色校还有序开展“校长杯班级联赛”活动。以检验各足球社团、校代表队的训练成果,以发现人才、推动发展、备战各级各类比赛。各特色学校及布局学校充分利用体育课或课外活动时间,建立班级、年级联赛制度,组织开展校园足球竞赛活动,本年度“冠军杯”参赛队伍15支,参赛学生135人,比赛场次24场,“市长杯”的参赛队伍18支,参赛学生204人,比赛场次38场,“校长杯班级联赛”的参赛队伍293支,参赛学生3105人,比赛场次410场。
我们将在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和二七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拓展思路、更高效的干工作,认真落实教育部的各项政策,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出新贡献!